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文化 > 正文

短讯!最想吃软饭的诗人,为爬上武则天龙床不惜给她写情诗,最后遭赐死

时间:2022-10-04 09:37:10    来源:中华网热点新闻    


(相关资料图)

武则天作为中国古代唯一的一位女皇帝,后人对她的评价历来不一。不过从女性魅力来说,武则天身上的闪光点还是不少。李世民时期,武则天在后宫的地位虽然不高,但是也颇得李世民赏识。到了李治时期,那就更不用说了。从李治宁愿冒天下之大不韪,也要把自己曾经的小娘册封为皇妃就足以看出:李治对武则天用情很深。所以,抛去武则天的政治才能不说,单说作为一个后宫嫔妃,她是很成功的。

而且,武则天登基以后的诸多艳遇,也足以说明她的魅力。武则天虽然是女性,但是她跟其他的男性君主一样,登基以后也有了大开后宫的想法,只不过是女妃变男宠罢了。就像现代那些高喊着"阿姨,我不想再奋斗了"的男孩子一样,古代同样有这种想要通过媚上来走捷径的人。今天,我们就来看看一位企图通过爬上武则天龙床,来达到改变自己命运的目的诗人吧!

这个诗人的名字叫宋之问,字延清,出生于山西的汾州。宋之问并没有显赫的家世门第,他的父亲也只是一个乡间爱好学识的普通人。不过,也正是因为受到了父亲的影响,宋之问以及他的弟弟们自幼时开始,便勤奋好学。公元675年的时候,长得一表人才,且身材高昂的宋之问在科举考试中得以进士及第,然后喜登"龙门",自此开始踏上了仕进正途。

中国古代历来讲究出身,所以就算宋之问是进士出身,但是没有家世做后盾,他想要在朝堂上一鸣惊人也是极为艰难的。要知道,官场极为艰险,稍有差池就会丢失官帽,严重的时候甚至可能会因此而丧失性命。所以,为了能在朝堂上混出风头,宋之问便想通过一些捷径来达到自己往上爬的目的。而他的第一步,自然是引起上位者的注意。

世人皆知,武则天是个爱好华丽辞藻的人,为了迎合武则天的喜好,宋之问在公开场合不顾个人形象地狂拍武则天马屁。一次,武则天带着群臣游洛阳龙门,兴致来了以后,武则天便命群臣来赋诗助兴。这宋之问就做了一首《龙门应制》献给武则天,武则天看完以后,甚是高兴。不得不说,这文人拍起马屁来,那叫一个清新脱俗、用词文雅。随后,武则天就高兴地把已经赐给别人的锦袍转赐给了宋之问。

得了甜头的宋之问慢慢发现,巴结武则天可比老老实实地办差事上升得快多了。于是,在宋之问后来的仕途生涯中,什么做官为民、为官雅正都已经不是重点了,而能得到武则天的看重,那才是为官的重中之重!因此,宋之问一边和武则天的男宠们搞好关系以求上进,一边则是直接大胆地给武则天写了含蓄的情诗"明河可望不可亲,愿得乘槎一问津(出自《明河篇》)"以表心迹。

只可惜,武则天以"吾非不知之问有才调,但以其有口过"为由,残忍地拒接了这位大才子的示好。虽说武则天在位的时候,宋之问的确有过一段好日子。但随着唐中宗的复位,宋之问的仕途就开始走下坡路了。公元705年,宋之问被贬为泷州参军。公元710年,唐睿宗即位,他认为宋之问为人好投机取巧且和武三思之间牵扯不清,经过教化还悔改,所以就判了宋之问流放。关于宋之问的结局,《新唐书》中记载到:赐死桂州。

不过,宋之问在文学上还是有一定的贡献,他的诗词属对精密且音韵协调,对唐朝律诗体制的定型颇有影响。但是,从为人角度来,这宋之问却惯是溜须拍马。所以明明是纾解个人郁闷的诗词(这里还是指《明河篇》),也被定义为了是写给武则天的情诗。而且,关于武则天说宋之问有口臭(即前文说到的"口过")的历史,也实属野史,并没有得到证实。只能说,这为人行事还是踏实一些的好!

关键词: 中国古代 愿得乘槎一问津

凡本网注明“XXX(非中国微山网)提供”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其真实性负责。

特别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