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文化 > 正文

当前简讯:《大明风华》朱棣死后秘不发丧,用咸鱼掩盖气味,历史也是如此?

时间:2022-09-26 16:33:08    来源:中华网热点新闻    

朱棣驾崩的时候,太监马云开挂了。他仿佛老祖宗赵高附体,想出了掩人耳目的办法:用一个密封极好的大金属棺材,保证朱棣遗体不腐败发臭,最终稳定了危局。这和赵高当年用咸鱼掩盖秦始皇的尸臭有异曲同工之妙,两者的初衷在我看来也是一样的不可告人。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大明王朝建国后,虽然把蒙元打回了老家,但蒙古人仍时不时地侵扰边境,朱棣在靖难之役成功后,为了面对蒙古人的骚扰,干脆把首都搬到了北京,以"天子守国门"的架势防御蒙古人,但即便如此,马背上的英雄们仍然三天两头来抢劫。朱棣自然也不是朱允炆那样的窝囊废,动不动也来个御驾亲征,打的蒙古人几度灰头土脸。

时间到了永乐二十二年(1424年),蒙古人在正月里就对大同、开平一带实施抢劫,朱棣的好心情在大过年的就被破坏了,于是马上调兵遣将征集粮草,预备春暖花开的时候按老规矩打丫挺的。到了四月三日,各项准备工作就绪,朱棣带着十多万大军浩浩荡荡地出发了,直奔茫茫草原中的蒙古鞑靼领导人阿鲁台。

用民间一句俗语形容阿鲁台这个人,那就是"又穷又不老实",这家伙前几次被朱棣打怕了,但又惦记着大明境内的人口财富,所以冒着生命危险也要抢劫。这次听到朱棣又亲自带着大军来了,吓得赶紧跑的远远的,和朱棣玩起了游击战。朱棣的大军在草原上兜兜转转,最终也没看到阿鲁台部队的影子,到了六月下旬时,后勤补给也快消耗一空,朱棣只能下令班师。

朱棣回程中的心情复杂,在七月七日走到一个名为清水源的地方时,他看到路边的石崖高达数丈,觉得这地方正好适合写"到此一游",于是便命令随行的大学士杨荣、金幼孜写了文章刻在上面,好让后世知道他曾经来过。这也体现出另外一点:已经64岁的朱棣,估计也明白此行是自己最后一次亲征了,英雄迟暮廉颇老矣,他的心里酸酸滴。

大家注意,接下去戏肉来了!根据史书记载,七月十六日到了苍崖戍(哨所名)时,朱棣不豫(身体不舒服),第二天到了榆木川时,朱棣大渐(病危),留下传位皇太子的遗诏后就驾崩了。接着,"太监马云密与大学士杨荣、金幼孜谋,以六军在外,秘不发丧,熔锡为椑以敛,载以龙举,所至朝夕上膳如常仪。"

史书文字极其严谨,从行文的先后顺序来看,出主意用锡打造大棺材存放朱棣遗体,然后秘不发丧的主意,很显然是太监马云提出来的,然后两位大学士又对此进行了补充和丰富,最后成功地封锁了消息,他们也就有了足够的时间,给远在京城的皇太子朱高炽送信。朱高炽紧接着派儿子朱瞻基赶到北伐大军中,掌握了兵权后给才发布了朱棣的死讯。

马云在此事件中的表现,历来被认为是稳定了大局的智勇双全之举,因为当时汉王朱高煦对皇位有野心,如果暴露了朱棣的死讯,朱高煦很可能利用他在军队中的影响力发动叛乱,如果那样的话,大明王朝便将选入混乱之中,孤悬在外的十几万大军的命运也未可知了。

但我们仔细推敲,却可以发现,马云的的这种做法,颇有此地无银三百两的味道。首先,朱棣在驾崩之前,应该有足够的时间接见军队主官,并对后事做出妥善的安排;其次,朱高煦此时正在封地乐安州(今山东惠民),按照路程算即便有人通风报信,朱高煦也来不及反应,秘不发丧之事,纯属多此一举;最后,北伐将士的家属都在国内,而皇太子朱高炽正坐镇京城,部队根本就没有哗变的可能,又何必掩人耳目?

更令人生疑的是《明太宗实录》上的一段记载:车驾次翠微冈,上(朱棣)御幄殿……杨荣、金幼孜侍……谕荣、幼孜曰:东宫历涉年久,政务已熟,还京后,军国事悉付之,朕惟优游暮年享安和之福矣!荣、幼孜对曰:殿下孝友仁厚,天下属心,允称皇上付托。上喜,顾太监马云赐荣、幼孜羊、酒。

说的是朱棣在回京途中,对杨荣、金幼孜两人说:太子这些年历练的不错,等回京后我就把国家的事都交给他,自己退休养老安享晚年了!杨、金两人回答说:太子为人十分仁慈厚道,天下人都喜欢他,一定不会辜负皇上的期望。朱棣高兴之下,还让马云赏赐了两人酒肉。

这事怎么看都显得假,朱棣的性格不到闭眼根本就不会放权,怎么会对两位主要助手说出这样的话?即便说出来那也是试探,杨、金两人应该高呼陛下万寿无疆才对,又怎么可能不知死活地替朱高炽站台,难道不要命了?这种情况下朱棣居然还很高兴,赏赐两人酒肉,岂非咄咄怪事?

这样的记载显然是在给朱高炽背书,显得他皇位的合法性。我们在结合马云等人此前的表现,更有充分的理由怀疑:朱棣驾崩前留下的传位遗诏,可能被太监和文臣上下其手给篡改了!太监马云终于和他的老祖宗赵高一样,干了一件大事!

关键词: 掩人耳目 浩浩荡荡 各项准备工作

凡本网注明“XXX(非中国微山网)提供”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其真实性负责。

特别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