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文化 > 正文

天天速读:千古谜题:刘邦杀韩信的时候,足智多谋的张良干什么去了?

时间:2022-09-22 18:37:05    来源:中华网热点新闻    

张良为什么不阻止刘邦杀韩信呢?其实这一直都是个谜,但又不是一个谜,因为我们稍加分析,就会发现,如果你是张良,你也不会多嘴去阻止。


(相关资料图)

杀韩信的虽然是吕后而不是刘邦,但刘邦基本也是这个意思。那么作为开汉三杰之一的张良,为什么不规劝刘邦放弃杀害另一个三杰之一的韩信呢--无非是出于历朝历代都跳不出去的模式:

一,狡兔死走狗烹

乱世是武将的天下,治世就是武将的坟墓。楚汉战争时韩信是纵横天下的大将军,帮助刘邦东征西讨,实力一度达到和刘项鼎足的程度。当年蒯通去游说他的时候,他倒向刘邦,则刘邦坐天下,他倒向项羽,则项羽坐天下,他拥兵自立,则可以三分天下。那个时候刘邦对他可以说言听计从,倚重如山,刘邦最后也是凭借韩信的十面埋伏,在九里山将项羽团团围住,最后逼得一代西楚霸王乌江自刎。

韩信有着超强的军事才能,但也正是如此,国家安定之后,没有一个统治阶级希望下面有这样一个独孤求败、天下无敌的军事天才。因为他要谋反,没有人能打得过他,开国皇帝由于威严皇皇,还能镇得住,一旦换了新君,未经风雨,怎么能镇得住这些纵横天下的能人,所以最好的办法就是弄死他,所谓斩草除根以绝后患。历朝历代都这么干,刘邦这么干,赵构这么干,朱元璋也这么干,皇帝基本都这么干。

二,韩信的性格特点

打压功臣是历代的惯例,如果功臣能看透这个道理,主动退隐,像北宋的开国武将那样交出兵权,享受荣华富贵再好不过。如果看不透,被打压后忍气吞声,小心翼翼,像南宋的韩世忠那样度过余生也不错。但是既看不透,被打压后还口出怨言,怨天尤人,甚至指东指西说不念旧情等等,那就是找死了。悲哀的是,韩信就是第三种人。齐王迁楚王,楚王降淮阴侯,韩信每天郁郁寡欢,口出怨言,到刘邦的连襟樊哙家里串门,樊哙又惊又喜,礼节备至,临走的时候,已经降为淮阴侯的韩信居然仰天长叹:我怎么和这种人混到一起了。

政治上这么没有城府,刘邦不搞死你才怪。

三,张良自身难保

张良属于阴阳家,说白了就是阴谋家。打天下的时候为刘邦出谋划策,刘邦也对他言听计从。和韩信一样,他也是有经天纬地之才,可以改变天下局势和走向的人,这样的人在乱世大有作为,在治世就是不稳定因素,因此开国后刘邦内心深处是不喜欢张良的,一如朱元璋后来是反感刘伯温的。

张良当然能看到这一点,所以后来淡泊名利,想远离政治,明哲保身。这也可以理解刘邦宠幸戚夫人后,想立赵王刘如意为太子,吕后去求张良,张良始终不愿多说话,最后被逼得没办法,才用商山四皓来脱身,可见张良是有极高的政治觉悟的。

由以上三点可以看出,韩信死是必然的,张良为了死得正常些,当然躲还来不来,怎么会去蹚这滩浑水呢?

关键词: 言听计从 纵横天下

凡本网注明“XXX(非中国微山网)提供”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其真实性负责。

特别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