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文化 > 正文

世界今日讯!没有李成梁,努尔哈赤的崛起只能是个梦

时间:2022-09-18 07:38:52    来源:中华网热点新闻    

导读:什么是历史?我认为历史就像一个天平,两端的此消彼长就是历史。大方面讲,是朝代更迭时双方综合国力的比拼;小方面说,是朝廷内部群臣势力间的角逐!历史就是在这样的循环过程中产生、发展、壮大、没落、继而湮灭的!

关于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大清的争论,永远都是历史爱好者的一个焦点话题,作为满清奠基人的努尔哈赤自然也很难置身事外。“十三幅铠甲起兵”的牛,够努尔哈赤吹一辈子,可是,以当时努尔哈赤的实力,别说明朝、就是一个辽东总兵要灭了他,也是易如反掌。可为什么他非但没被限制、势力反而越来越大呢?这就不得不说到当时的辽东总兵李成梁。关于二人之间的恩怨是非很多,但是,实事求是地说,如果没有李成梁,努尔哈赤的崛起也只能是个梦而已


(资料图)

大明辽东总兵李成梁曾经是大明帝国真正的英雄,努尔哈赤和李成梁之间的恩怨纠纷,错综复杂,极为诡异,至今无人能够完全考证清楚。诚如我们所知,早期的努尔哈赤,远不像后来人民所看到的那样强大与传奇,而早期的李成梁则是一位真正富有传奇色彩的英雄

可惜,当努尔哈赤日益强大起来时,这位英雄却在大明朝万历10年之后扑朔迷离的政局中沉沦,如英雄迟暮般无可挽回地走向末路。努尔哈赤崛起的整个过程,几乎贯穿在李成梁没落的全部过程之中,双方就像天平一样,此消彼长,在李成梁的沉沦里,辽东局势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越来越向着有利于努尔哈赤的一端发展,李成梁甚至在其中扮演了推波助澜的作用,这也就揭开了明朝灭亡的一幕。

历史上的李成梁

李成梁,字汝器,号银城,他的先祖李英是朝鲜人,明朝初年从朝鲜渡江来到中国,定居在辽东铁岭卫,并且以军功当上了大明帝国的中级军官。按照明朝制度,军职是可以由子弟承袭的。可由于家道中落,到了李成梁时,李家竟然穷的连到京城办理世袭手续的盘缠都没有。40岁的李成梁,空怀一身本领和满腔雄心大志,却只能在窘迫中长吁短叹。

恰在此时,李成梁遇到了他感恩一生的“伯乐”李辅。李辅当时是巡按御史,他看李成梁气宇不凡,于是很慷慨地拿出一笔钱,赠给这位在贫困之中已经蹉跎到不惑之年的士家子弟。有了这笔钱,李成梁才得以到京城完成袭职,获得了辽东军事要塞险山堡参将一职,这一年是公元1566年,是大明嘉靖四十五年。这一年,努尔哈赤8岁。

·崭露头角

参将一职是明代镇守边疆的领兵官,职位在总兵和副总兵之下,负责一地或一路的防务与策应。就是这么一个微不足道的官职,成为李成梁步入仕途的“跳板”,让李成梁成为大名帝国晚期最耀眼的一个将星。

第2年,公元1567年,41岁的李成梁在第一次对抗蒙古骑兵入侵中崭露头角,他由于“驰援有功”而一战成名,虽然战后他依然驻守险山要塞,却已经从参将升为副总兵。明朝时,边境将领的大致划分是这样的:

总兵负责统率整个地区为正兵;

副总兵分领三千兵,为奇兵;

游击略低于副总兵,分领三千兵往来防御,为游兵;

参将分守各路,东西策应,为援兵;

可见李成梁在当时已经有了一定的实权,虽然能自由调度的兵马只有3000人,但是和参将相比,已经有了太大的转变

这一年,还发生了一件对明朝影响深远的事,那就是43岁的张居正在他老师徐阶的提拔下,由礼部侍郎升为吏部左侍郎兼东阁大学士,开始参与国家政务的决策与制定,这在明朝历史上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一个任命,这对李成梁的人生也产生了积极影响

在之后的16年中,前6年名臣云集,徐阶、高拱、张居正等人先后联手开创了历史上著名的“隆庆新政”;后10年则完全成为张居正个人表演的舞台。与此同时,这16年也是李成梁从默默无闻走向功成名就的16年,张居正给予了李成梁极大的支持和帮助,这种支持除了人与人之间的欣赏、信任之外,也和张居正推行的新政密不可分。新政中的“考成法”对李成梁的崛起产生了积极的推动作用,而造就李成梁的人却是屡屡侵犯明朝、又倒霉透顶的蒙古酋长速把亥

·倒霉的蒙古酋长

速把亥当时是蒙古部族中最为彪悍凶猛的一位酋长,多次进犯明朝边塞地区。这些游牧民族大家知道,抢完就走,非但如此,他还亲手将一位明朝总兵斩于马下,并多次重创前来阻击的明朝军队。他为患明朝边疆长达二十年,成为边疆地区军民心中挥之不去的一个阴影。

万历六年,速把该又率兵大举进犯,可这次他遇到的总兵却是李成梁,李成梁闻报后,飞兵出塞,昼伏夜行,长途奔袭200里,将速把亥军一举击溃,此战斩杀敌方五位首领,蒙古兵更是死伤无数;

年底,速把亥为了报仇,又纠结了一支军队前来,李成梁故技重施,再度长途奔袭,又将速把亥杀的措手不及、狼狈逃窜,这一次的伤亡比上一次更严重;

一年之内,两次率兵出塞,并大获全胜,这在当时是了不起的大功,明朝有史以来绝无仅有。为此,皇帝专门登上皇极殿举行大典,接受文武百官的朝贺。在张居正的主持下,按照“考成法”,对有战功的军士进行封赏,李成梁先是被加封太保,世荫本卫指挥使,继而晋封为宁远伯爵,岁俸800石。

受到朝廷如此大张旗鼓的表彰,李成梁欣喜之余,为了表示对张居正赏识提拔的感激之情,给张居正送去了一笔数额不小的礼金,结果,被婉言谢绝。张居正的理由是:李成梁获得的殊荣全是靠他自己一刀一枪、出生入死换来的,不需要感谢别人。如果我收了他的钱,就是对他的一种侮辱!这个故事让人感动,至少让我们明白了李成梁能够成为一代名将和张居正能够成为一代名相的部分理由。将领不怕死、内臣不贪钱,这样的朝廷想不强大都难!

从这两次事件中可以看出,长途奔袭是李成梁善用的战法,在冷兵器时代,这位将领带领以步兵为主的部下,曾经多次星夜出击,将敌人打的措手不及、一败涂地。要做到这一点,除了骁勇善和出色的情报工作外,也是统帅判断力、组织力、执行力、亲和力的最有力体现,而这一切李成良都做到了,在数10次战役中,李成梁出师必捷,在职业生涯前期几乎百战百胜地捍卫了明朝边疆,立下了显赫战功,甚至成为与同一时代的戚继光并驾齐驱的一代名将,因此在当时也有“南戚北李”一说。他们成为大明帝国后半叶军事成就的最高代表,受到人民普遍的真正和爱戴

·加官进爵

这边加官进爵,那边速把亥还没完,他不甘心屡屡败在李成梁手下,最丢人的是败在同样的战术中。在经过四年的准备后,速把亥卷土重来,要与李成梁一决胜负。这次他几乎动用了所有的兵力和人力,准备一举拿下李成梁。李成梁改变战术,诱敌深入,结果,正式开战后没多久,这位闻名大漠的蒙古首领就被一箭射死,他的弟弟抱着他的尸体离去,从此一蹶不振

就这样,依靠平息蒙古的功劳,李成梁跻身权臣行列,在当时,他的地位、名望,甚至要比戚继光还高。不过历史上也有种看法,那就是正因为戚继光的戚家军太过勇猛,才使得有心入侵之人不得不转道辽东,给了李成梁成名立万的机会。不管怎么说,李成梁确实是凭着自己的军事才能守住了明朝的边疆,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

当时张居正推行的“考成法”,最大的特点就是赏罚分明。为了表彰李成梁,朝廷在辽东总兵所在地——广宁,为李成梁修建了一座大牌坊,上刻“镇守辽东总兵官太保兼太子太保宁远伯”,给李成梁了极高的荣誉。在《李朝实录》中记载“辽光之人,但知李大爷而不知他人”,《明史》中更是将李成梁称为“二百年来未有也”。这些褒奖可能有些夸张,但是,却是对李成梁的一种肯定

明朝转折点——张居正去世

转眼就到了万历十年,这是明朝历史的一个转折点,没有什么大事,少了一个人而已,五十八岁的张居正在这年因病死去!张居正的去世让朝廷政局陷入混乱,一些人不但怂恿朝廷展开了张居正的“清算”,张居正在世时致力推行的各种政策、法规、制度也被一一废止。除此之外,被张居正重用的一些贤臣也开始遭到排挤和污蔑,就像居功甚伟的戚继光,也迅速被边缘化、排除在权利之外,戚继光一生为国,最终却郁郁而终。令人意外的是,同样是被张居正提拔的李成梁却稳如泰山,没有受到这次动荡的波及

其实,说意外也不算意外,李成梁之所以能够避免迫害,一方面是由于他远离京师,与张居正没有太多的私人交往;另一方面,他的赫赫战功就是他的“金字招牌”,偏偏万历皇帝还很欣赏这一点;第三,也是最关键的一点,那就是辽东形势错综复杂,经过李成梁10余年的治理,刚刚稳定,辽东,离不开李成梁!这些原因综合在一起,就成了李成梁的“保命符”

万历十年在历史上的影响丝毫不亚于一场政变,这是明朝灭亡的开端,从此明朝吏治进入彻底腐败的顶峰时期。镇守边疆的李成梁不仅亲眼目睹了张居正和戚继光的鞠躬尽瘁,也见证了他们的死而后已,只不过是以“身败名裂”的方式。这些人的人生起伏对李成梁产生了极其微妙的影响,从谎报军功开始,他也走上了全方位的堕落之路。李成梁的堕落,也给了努尔哈赤一个难得的机遇,他抓住了,由此拉开了后金的崛起

努尔哈赤

不知冥冥之中是否早已注定,在明朝和李成梁共同沉沦的同时,在白山黑水之间,发生了努尔哈赤父、祖被李成梁部下误杀的恶性事件,当时谁也想不到,这将成为明朝灭亡和清朝新生的转折点,更想不到,这会对女真、后金、乃至整个中国的形势走向产生重要影响

这一年,努尔哈赤25岁,不久就开始了他充满传奇色彩的复仇故事,这个故事后来被称颂“以13幅铠甲起兵”。而事实上,这个时候的努尔哈赤还太年轻,太无足轻重。如果不是因为他的父亲和祖父被军官误杀,如果被误杀的不是朝廷认可的建州酋长的话,那也许根本就不会有人知道“努尔哈赤”这个名字,大约也就没什么人会把这个满腹悲伤、委屈和愤怒的小伙子放在心上,因此,关于他在此间的记载和实录,大体上都不怎么符合事实。这些后来流传下来的东西,充满了各种英雄式、忠诚式、叛逆式的激情,有点像“卧薪尝胆”的故事,带着些许悲伤而阴冷的人生智慧;还有点像金庸的小说一样,主人公通过不懈努力报了血海深仇,激动人心的同时还充满了一些浪漫色彩。

·对清史的见解

诚如我们所知,清代官方与民间史记的可信程度太低太低,低到什么程度呢?大约可以排在二十四史之首。这不是危言耸听,也不是有意贬低,原因来自于到那时为止,中国历史上最为严酷、持续时间最长的文字狱。这种注定要留下恶名并受到历史诅咒的文字狱,在顺治越过山海关、迁都北京后就露出端倪;在康熙皇帝时期锋芒小试;在雍正皇帝手里逐渐展现出狰狞的一面;到了那位“十全老人”乾隆皇帝时登峰造极。拿青史留名的《四库全书》来说,以“编书”为名搜集史料,毁去的史料几乎和存留的史料持平,所以,我一直坚持认为《四库全书》光亮的表象背后,其实是一场文化的浩劫

“十三幅铠甲起兵”,这个传说来自清史,大家可以想一下,就这点兵力,如果李成梁愿意的话,分分钟可以灭了他;再看努尔哈赤统一女真,即使在李成梁的帮助下依然用了将近30年,由此可见,努尔哈赤所率领的建州女真其实根本没有传说中那么强大,如果不是辽东总兵李成梁的刻意扶持,努尔哈赤能否统一女真都可能是个未知数。

李成梁在辽东总兵的位置上呆了29年:上任22年时调回京师,而后更换了8个总兵都未能维持辽东的稳定,只好又将他调回,第二次在任7年。他不但带坏了辽东地区的官场风气,对于努尔哈赤肆无忌惮的扩张也置若罔闻,丝毫没有防范之心,后来,他索性直接放弃了辽东六堡以及周边近八百里的国土,这才引起了朝臣的“公愤”。要知道当年为了保护辽东,正是李成梁向张居正提议重建六堡的,可如今将这些战略位置十分突出的地方拱手让给了努尔哈赤,这不是“自废武功”、“助纣为虐”吗?而且当时的六堡地区的居民达到近20万人,为了逼迫他们离开,对努尔哈赤都未曾调动过的军队被用在了这些百姓身上,捣毁房屋,强制迁移,致使当地百姓流离失所、无家可归,不得已,不少人纷纷投向了努尔哈赤,这无疑又壮大了努尔哈赤的力量

可笑的是,李成梁又以此邀功,还真得到了万历皇帝的恩准,没办法,就是这么个性!

尾声

李成梁是在83岁时离任的,他一直活到了90岁,直到万历四十三年才去世。

李成梁的一生,大致可以分为两个阶段来解读:

第一阶段:张居正在世前,他是位尽心竭力保卫辽东的好将领;

第二阶段:张居正去世后,失去约束的李成梁也开始自甘堕落;

其中第二阶段又显得尤为重要,因为他在堕落的过程中不但败坏了官场风气,还无视努尔哈赤的扩张和崛起,正因为他的包庇和纵容,使得努尔哈赤有了30年的时间在毫无阻力的情况下按照自己的意愿任意发展,最终形成一股新的势力。李成梁想不到的是,最终推翻大明王朝的,正是这股势力。

当我们正视明清交替的这段历史时,往往将明朝的灭亡归咎在熊廷弼、袁崇焕、于文龙、甚至是魏忠贤的身上,可我们却忽略了根源所在。正是由于李成梁的失职,才为大明埋下隐患。也许,明朝的灭亡有其自身的历史性和必然性,但李成梁的所作所为无疑加速了明朝的衰败过程。

没有李成梁,努尔哈赤的崛起只能是个梦

在编书过程中,出于统治需要,删去和修改的历史更是多不胜数。“隐恶扬善”便成为这一时期以后我国主流知识分子和史家们的主要任务,因此这些记载中的许多史料都被刻意扭曲和修饰, 将这样的史书留给后人,大家觉得有多少的可信度?这也可能就是“清朝无昏君”、“清初皇帝没大错”的原因

不过,这种情形反证了清朝官方史料中所不愿承认的一个事实,那就是努尔哈赤所在的爱新觉罗系建州女真,曾经受到明朝长时间的优待和汉族人士的长期帮助!这些历史事实常常受到后来清朝权贵们的刻意扭曲与打压,为的只是衬托努尔哈赤起兵的“不得已”和“师出有名”、以及努尔哈赤的英明神武,再直白点说就是证明明朝的“灭有余辜”

·“官六代”努尔哈赤

努尔哈赤是明朝辽东建州左卫指挥世家的子孙,“卫”是朱元璋制定的一个军事制度,在理论上讲,一个卫应该有5000人左右,但是由于多种原因,到了努尔哈赤那时,根本就没有这么多人了。努尔哈赤的爱新觉罗氏一族受到朝廷封赏和扶持,时间可以追溯永乐年间,而人物可以追溯到他的六世祖,他们统领的女真部在归顺明朝后,被永乐皇帝封为建州卫指挥使。

明朝在正统年间,设置了建州三卫:建州卫、建州左卫、建州右卫。努尔哈赤家族承袭的是建州左卫指挥使,形成了建州左卫世家,虽然名头不小,但当时的实际控制范围,和我们现在的一个北方乡镇差不多;而指挥使的权利,一旦离开他们的各自属地,简直是微乎其微。那他们的生活怎么办?毕竟是朝廷认可的官职,所以每年也会有些少的可怜的俸银和补贴,他们最大的实惠其实是朝廷下发的“敕书”。

敕书相当于后来的通行证、或者通关文牒之类,当时敕书的最大作用就是贸易许可。只有拿到敕书,爱新觉罗的女真部才能把部族丰富的人参、貂皮、鹿茸等特产交换成他们生产、生活的必需品,部族首领也是凭借获得证书的特权来控制各自的部众。朝廷用这个控制首领,首领用这个控制族人,这个是环环相扣的,这也折射出敕书的重要性

可当时这些散落的部族太多,爱新觉罗只是其中之一。《明史》记载,朝廷发给辽东女真部的敕书大概是1500道,建州三卫共计可得到500道左右,爱新觉罗族也只能拿到30道。横看竖看,建州女真都没有任何值得被高看的优势,可是在和辽东总兵李成梁建立“良好的关系”之后,事情就变得完全不一样了

·传说中的绯闻

究竟是哪一代和李成梁有了亲密来往,我查不到,但是努尔哈赤进入总兵府的时间绝对要比清史中承认的时间要早,很有可能是在他19岁分家出来独立生活后就开始的,绝对不像清史中所说,是在其祖父、父亲被杀的那场冲突后被“俘虏”进去的。在一些野史中,努尔哈赤还曾经做过李成梁的书童、侍卫、侍卫长等职位,甚至还有被收为义子的说法,记载的十分详细。野史不可全信,但是,如果说全部是空穴来风的话又难以让人信服。由此可见,努尔哈赤在他祖父、父亲被误杀后的很长时间里,依然深得李成梁赏识,起码是两人之间维持了很好的关系,那为什么他要逃到叶赫部呢?作风

有些说是努尔哈赤在总兵府中与李成梁的六夫人有染,激怒了李成梁;也有些说是六夫人“独具慧眼”,早早就看出努尔哈赤不是一般人,为了救他脱离总兵府,不幸丧命;《汗王的传说》中更更离奇,完全把六夫人说成了“天命”的守护者,而李成梁则成了魑魅魍魉式的人物。如果说这些都不可信的话,那咱们来看看《清史稿》中的描述,其对努尔哈赤的介绍是这样的:

仪表雄伟,志意阔大,沈几内蕴,发声若钟,睹目不忘,延揽大度

描写万努尔哈赤的过人之处,在努尔哈赤脱离总兵府写成:“成梁妻奇其貌,阴纵之归”。也就是说,李成梁的妻子惊异于努尔哈赤的仪表,于是,偷偷放了这个人。

这种前言不搭后语的记述,显然让人们有理由去做出更符合逻辑的推理,这么一比,那些神乎其神的传说好像更能说得通了。一段出逃总兵府的经历竟能被后世渲染的轰轰烈烈,唉,历史,有时真的不堪回首!

李成梁的没落和努尔哈赤的崛起

公元1587年,也就是明万历十五年后,万历皇帝开始了“大甩手”政策,他老人家不上朝了,而且一直延续了近30年,臣子们急的都快要上火了,可是他依然无动于衷。

这怪谁?我觉得怪秦始皇和汉武帝,秦始皇确定了“皇帝”这个职业的特殊性和权威性,而汉武帝的“独尊儒术”又将所有臣民都牢牢钉在了“忠君爱国”的十字架上。别说皇帝不上朝,就是他玩忽职守、消极怠工、甚至说丢了江山,那也是他自家的事,做臣子的根本没资格去管,臣子只要做到“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就很合格了。

这时的李成梁也年过花甲,经过岁月的打磨和对权力争斗的耳染目睹,他已经犹如“老狐狸”般地存在了,而且还稳如磐石。在时间上,他的沉沦和大明帝国基本是一致的,但他的堕落则是从谎报军情开始

这件事也并不算大,万历十八年,一股敌寇侵入辽阳、沈阳、海城、盖县一带烧杀抢掠。李成梁得知后秘密派遣了一支奇兵出击,没成想,遭遇伏击,战死了近千余人。按说,胜败乃兵家常事,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况且,这是有史记载中李将军的第一次败仗,即使上报了,也不会掀起太大波澜,但是,老年的李成梁好像对名声格外重视,尤其是那个“常胜将军”的称呼。所以,他在向上奏报的时候,成了“歼敌二百八十人”。败仗瞬间就变成了大捷。而朝廷好像也已经适应了李将军的大捷,没有人怀疑,也没有人追查,又是一连串的奖赏。

自此之后,李成梁的奏表中就没有出现过“败”这个字,谎报军情、谎邀战功的事就开始频繁出现,与此同时,一些不法行为也开始在李成梁的生活中出现,《明史》中记载,李成梁镇守辽东二十年,不但他的子弟都成为辽东高官,连他家的仆人也成为当地官员。他9个儿子中,有5人当上了总兵,其他4人官居参将;4个兄弟和子侄也都成为副总兵或参将,当时辽东几乎成了李家天下。中国有句古话叫做“贵极而骄”,李成梁就是例子,他居住的铁岭卫起初只是一个小县城,可后来李成梁在那里兴建了大片的亭台楼阁,整日歌舞升平、灯红酒绿,繁华程度完全可以和江南大城市相比

谎报军情、贪图享乐只是一个开端,之后李成梁的腐败越来越严重,他开始利用职务之便杀良冒功、行贿受贿,到了最后,辽东的商民利税都被他一个人侵吞。

难道就没人弹劾他吗?有,可是经过多年经营,他已经构建了一个稳固的利益网,牵一发而动全身,所以,包括熊廷弼在内的众多弹劾奏折最终都如同石沉大海、不了了之。李成梁,再也不是那个受人敬仰的将军了

投其所好

苍蝇不叮无缝蛋,可如今这么大的缝隙谁都看在眼里,其中就有努尔哈赤。为了拉拢李成梁,他将自己弟弟舒尔哈齐的女儿嫁给了李成梁的二儿子李如柏;除此之外,他还不断在物质上满足李成梁的需求,定期或不定期将牛羊、马匹、奴隶、人参、珍珠等送进大明辽东总兵府。《明清史料》中记载“太祖求媚于成梁,自亦无所不至”。

在努尔哈赤的“腐蚀”下,李成梁放弃了该有的职守,在他镇守辽东的时间里,完全默认和纵容了努尔哈赤的发展,使得这个最初只能靠十三幅铠甲起兵的人,得到了30年的快速发展。非但如此,在努尔哈赤的扩张过程中,李成梁甚至还多次派兵讨伐了那些实力强大、有能力和努尔哈赤抗衡的部族,可以说,努尔哈赤能统一女真也有李成梁大人的一份功劳,李成梁的帮助或多或少都为努尔哈赤扫清了道路,而这一切都建立在一种“潜交易”的基础上。

关键词: 努尔哈赤 努尔哈赤的

凡本网注明“XXX(非中国微山网)提供”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其真实性负责。

特别关注

  • 世界热点!中国世界海拔最高的冻土隧道

    位于青藏高原的风火山隧道是中国海拔最高的冻土隧道,也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冻土隧道。风火山隧道位于昆仑山和唐古拉山之间,全长1338米,进口

    2022-12-27 16:04

  • 全球视讯!盐的成分

    盐一般指食盐,其主要成分是氯化钠,还含有钡盐、氯化物、镁、铅、砷、锌、硫酸盐等杂质。食盐是指来源不同的海盐、井盐、矿盐、湖盐、土盐等

    2022-12-27 15:54

  • 焦点资讯:天门市属于哪个市

    天门市是湖北省的省辖市,不属于其它任何市管辖的。地处湖北省中南部、江汉平原北部,北抵大洪山,南依汉江,东临武汉。天门市是武汉城市圈、

    2022-12-27 16:17

  • 全球观天下!上丹田,中丹田,下丹田的位置

    丹田位置常见说法如下,上丹田:从下巴算起,头部的长度乘以0 618的位置,或两眉之间的印堂穴。中丹田:从下阴算起,躯干的长度乘以0 618的位

    2022-12-27 16:07

  • 【全球热闻】怎么快速学会划拳

    划拳的规则其实很简单,几分钟就能掌握,而掌握规则之后就记住首先手指一定不能指向对方,喊话的时候吐词也要清楚,出拳也要同步,这样就可以

    2022-12-27 16:05

  • 玻璃吸管安全吗

    玻璃吸管存在一定的危险性。玻璃吸管比较容易碎,特别是杯子底部的那一端,一般碎了也不容易发现,在喝水的时候很容易会把玻璃碎吸上来,从而

    2022-12-27 16:08

  • 热点在线丨水葫芦的危害

    水葫芦的危害有堵塞河道、影响航运、阻碍排灌等。而且水葫芦作为一种外来入侵植物,会与本地水生植物竞争营养,破坏本地生态环境。同时水葫芦

    2022-12-27 16:05

  • 登机时间和起飞时间一般差距多久

    国内航班的登机时间和起飞时间一般相差30分钟左右,国际航班的登机时间和起飞时间一般相差1个小时左右。登机时间是指开始上飞机的时间,起飞时

    2022-12-27 16:18

  • 微动态丨螺蛳吃什么东西长大的

    螺蛳吃一般吃水中的浮游植物或泥土中的微生物长大,人工养殖螺蛳一般吃蔬果残渣、废弃菜叶、麦麸等饲料。螺蛳对生存环境要求不高,通常在湖泊

    2022-12-27 16:13

  • 全球热文:《红楼梦》你看过吗?金陵十二钗都有谁?

    金陵十二钗分别是:林黛玉、薛宝钗、贾元春、贾探春、史湘云、妙玉、贾迎春、贾惜春、王熙凤、贾巧姐、李纨、秦可卿。金陵十二钗是中国古典小

    2022-12-27 1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