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文化 > 正文

观天下!杨仪和魏延互称对方要谋反, 为何大家却选择相信杨仪 原因不简单!

时间:2022-08-13 06:47:43    来源:中华网热点新闻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建兴十二年,诸葛亮第五次北伐。这一次,诸葛亮出斜谷,在五丈原屯兵,与司马懿僵持达百余日,司马懿坚守不战。就这样,司马懿成功的将诸葛亮拖死在五丈原上。临终前,诸葛亮曾吩咐由杨仪统帅三军,徐徐撤回。而征西大将军魏延认为自己才应该是三军统帅,于是与长史杨仪发成了激烈的冲突。两人均向蜀汉朝中上书,互称对方要谋反。但奇怪的是,当时朝中大臣纷纷支持杨仪,认为杨仪不会谋反。最终,被认为谋反的魏延被马岱斩杀,还被诛了三族。

蜀中大臣支持杨仪的看法,认为魏延会造反,自然不是如《三国演义》之中所说的那般,认为魏延脑后有反骨,而是因为其他的原因。

首先,相比于杨仪性情急躁狭隘,让人难以接受,魏延的飞扬跋扈更让朝中大臣敬而远之。要知道在诸葛亮北伐时期,蜀汉前期的将领几乎死伤殆尽,关羽被东吴生擒后斩首,张飞被手下士兵杀害,马超、黄忠、赵云相继病死。而资历老、官至大将军的魏延就成为了元老派的代表人物,因此被魏延欺辱的大臣们往往敢怒不敢言。也是因为如此,论在朝中的人缘,魏延自然是不如杨仪的。

关键词: 三国演义 征西大将军 敢怒不敢言

凡本网注明“XXX(非中国微山网)提供”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其真实性负责。

特别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