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文化 > 正文

世界新资讯:解释不了,为什么这些名人的死亡之地与名字有如此巧合

时间:2022-07-20 20:37:05    来源:中华网热点新闻    


【资料图】

任何人,当处于顺境时,意气风发,正所谓可以跃马踏平所有坎坷路;当处于逆境而又无力改变时,往往就变得迷信起来,往往会将失败归结于某些巧合。当然,作为吃瓜群众,猎奇心理是人之常情,所以这些巧合往往就被广泛传诵,给历史披上一层神秘色彩。

读过《三国演义》的人都知道卧龙、凤雏,话说凤雏庞统随刘备进军西川,行至一山坡前,见地形复杂,便勒住马询问地名。当听说地名为落凤坡时,大惊失色,说"吾道号凤雏,此处名落凤坡,不利于吾。"传令赶紧退军,但还是慢了一步,被乱箭射死与坡前。这个可能是最被人熟知的大将之死与地名关联的故事。

发生于上个世纪四十年代的解放战争,跌宕起伏,波澜壮阔,期间也发生了许多类似的巧合。

戴笠,字雨农,浙江江山人。是蒋介石最信任的特务头子。1946年3月17日下午1时13分,戴笠乘坐美式DC47型222号运输机从青岛飞往南京的途中,在南京江宁县板桥镇戴山上空突然坠毁,戴笠及其随行13人全部身亡。戴笠字雨农,偏偏在雨中而亡,飞机撞的又是戴山(南京郊外板桥镇戴山),尸体和飞机残骸又落在山腰的壕沟里,附近有一座不大的庙,恰巧叫戴家庙。更奇巧的是,戴笠一生极为忌讳的数字,竟一连串地凑到了一块儿:13 时、13分、13人于雨中浓雾(雨农)葬身戴山。自戴笠飞机失事后,连降三天大雨,当搜救人员赶到时,尸体都被冲到了山腰上一条叫"困雨沟"的水沟里。

黄百韬是典型的杂牌,在派系林立的国军中,能脱颖而出,靠的是他的努力和才智。他所率领的整编25师,是中原战场主力,作用巨大。淮海战役期间,任国军第七兵团司令黄百韬,指挥全兵团西撤,被解放军围困在碾庄地区方圆十多公里的狭小地区内。兵团部设在碾庄圩,所率四个军分布在周围十多个村庄里。碾庄是一个只有二百多户人家的小村庄,在它周围有三个名叫"黄滩"的村子:"前黄滩"、"后黄滩"、"上黄滩"。"滩"是"瘫"的谐音,有人说,黄百韬犯了地名,难怪他的兵团被围死,最后全军覆没,黄百韬也命丧黄泉。

碾庄兵团司令部被解放军攻克后,黄百韬带着副官和副军长杨廷宴等换上了士兵的服装逃出碾庄,经过一夜奔逃,跑到大院上,实在累的不行了躲在一所房子里休息。黄百韬就问这个房子是干什么用的,杨回答说是油坊。黄百韬闻听大惊失色,长叹一声说老天要亡我于此啊!杨廷宴忙问为何?黄百韬说我小名小黄豆,黄豆碰见油坊,肯定粉身碎骨。说完不久,万念俱灰的他就掏枪自杀。

国民党第十二兵团司令黄维,刚当了兵团司令不到四个月,便在淮海战役期间被解放军打的全军覆没。最后时刻,黄维乘战车乘夜幕逃逸,晚上慌不择路,再加上地形不熟,在转了大半晚上后陷在了一条几丈宽的河沟里,动弹不得。黄维只好从战车里出来,躲在了野地里,最后当了俘虏。黄维自以为乘战车跑一晚上,差不多也有四十多里地了,差不多该逃出解放军的包围圈了,但没想到这么情动就被抓住。心理不服气,就说解放军人太多,四十多里外都有这么严密的包围圈,难怪自己打败仗。谁知解放军战士听了大笑,告诉他:这里离他司令部不到4公里,名字叫黄沟。黄维听到地名后大吃一惊,这才低下头去默然不语。

杜聿明作为蒋介石的救火队长,在淮海战役的关键时刻,被调任徐州"剿总"副总司令,奈何形势已经不可逆转,最后只好指挥3个兵团和直属部队近30万人从徐州撤出,一路西行。第四天部队来到河南省永城东北地区,司令部驻进了一个村庄的四合院里,杜聿明问这是什么地方,有人报说,"这个村叫陈官庄"。杜聿明听后半天没有说话。后来杜聿明向别人谈及此事,他说,"我这人不讲迷信,但当时听说此地叫"陈官庄",心里确实有些不太舒服,总觉有些不祥之兆。"陈官庄"让人立即想到"沉官"和"沉棺"。当时心头一丝阴影闪过。我这个副总司令的大"官"可能要"沉"到这里了,我的"棺"也可能要"沉"在这里了……"

从当时的大势来看,杜聿明及其随行的一大帮高级将领,"官沉"此地已是必然,地名只不过是在困境是心理上的一种胡乱联想而已,实属巧合。

关键词: 淮海战役 兵团司令 全军覆没

凡本网注明“XXX(非中国微山网)提供”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其真实性负责。

特别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