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文化 > 正文

全球要闻:这场持续了9年影响晋灭吴计划的叛乱,被一个六品小官平定了!

时间:2022-07-16 15:41:14    来源:中华网热点新闻    

西晋立国以后,在之前灭蜀的基础上,从泰始五年开始,也就是269年,便积极的蓄积国力,也是为了训练一支可以和东吴对抗的水师,准备一举灭吴,可是在西晋准备灭吴这段时间发生了一个小插曲,也就是历时九年的秦凉之变,虽然这次动乱没有威胁到西晋的统治根基,但是也拖慢了西晋灭吴的步伐,秦凉之变也成为朝中大臣反对司马炎伐吴的理由。

秦凉之变是有天灾引起的,毕竟反叛西晋的鲜卑部落之前是臣服的,要是想造反,蜀汉还存在的时候才是绝佳的机会,当时蜀汉已灭,没有外援,单纯的反叛西晋是没有利益可图的,而古代时期,大灾之后也是最容易发生民变的,《晋书.武帝纪》雍、凉、秦三州饥,赦其境内殊死以下。


【资料图】

本来发生旱灾而导致饥荒也是常事,但是司马炎之前的一次相对正确的任命却让这次天灾变成了人祸,也就是任命胡烈为秦州刺史,分雍、凉、梁州置秦州,以胡烈为刺史。而秦州恰恰是邓艾曾经受降数万鲜卑族人的主要聚集地,朝廷恐其久而为患,以烈素著名于西方,故使镇抚之。

那么显然西晋朝廷是想要借用胡烈在西北的名声,以稳定边疆,在平常之时,胡烈是完全能够胜任的,因为秦州百姓没有吃不饱,可是到了大灾之前就不一样了,简单来说,人多粮食少,那么必然发生动乱,那么胡烈的高压政策就不管用了,《晋书.武帝纪》(泰始六年)六月戊午,秦州刺史胡烈击叛虏于万斛堆,力战,死之。

其实面对鲜卑首领秃发树机能发动的叛乱,武力镇压不是太好的选择,尤其是这种因为旱灾导致的饥荒引发的动乱,说白了跟着秃发树机能造反的人都是吃不饱的人,在反叛初期,秃发树机能手下的人,也是众多鲜卑部落族人,也可能包括一些汉人组成的队伍,人心不齐,如果胡烈能够采用安抚之策,事态并不会扩大。

但是胡烈就是一条路走到黑了,依然采取了武力镇压,结果就是本来人心不齐的反叛队伍反倒是能过在一起和胡烈死拼了,不打容易被饿死,打了或许还有一条生路,其实这就和曹操故意不打冀州,让袁氏兄弟自己内耗之后再坐收渔翁之利是一个道理,只是胡烈没想到,或者想到了不愿去那么做,他可能自认,只要自己率大军一道,叛乱就被平定了吧。

胡烈个人的决策给西晋制造了一个大麻烦,胡烈战败给了秃发树机能的叛军极大的鼓舞,秃发树机能率部顺势攻下了胡烈的屯田驻地高平,如果说之前秃发树机能发动叛乱还就是为了口饭吃,那么到了这个时候,人家就有更多的想法了,在秦凉之变的9年中,西北战事不断。

(泰始七年)北地胡寇金城,凉州刺史牵弘讨之。群虏内叛,围弘于青山,弘军败,死之。

(泰始九年)鲜卑寇广宁,杀略五千人。

(泰始十年)八月,凉州虏寇金城诸郡,镇西将军、汝阴王骏讨之,斩其帅乞文泥等。

(咸宁四年)凉州刺史杨欣与虏若罗拔能等战于武威,败绩,死之。

(咸宁五年)虏帅树机能攻陷凉州。

九年间西晋在西北屡屡败绩,边疆重臣也是多有死伤,但结果最终却是被一个原本六品的低级军官带着3000余人就平定了,那么西晋这9年就都在干嘛,可以说西晋如果想彻底平定秃发树机能反叛的话,狠下心,集结重兵,一路就推过去了,为什么会拖了9年。

虽然在《晋书.贾充列传》记载着,当初司马炎想要让贾充去征讨秃发树机能时说过这么句话,虽复吴蜀之寇,未尝至此。但这显然是夸大的,其实在很长时间内,西北鲜卑之乱对西晋来说就是疥癣之疾,而东吴才是西晋的心腹大患,西晋和东吴是国与国之间的较量,而西晋和秃发树机能那时国家与地方叛乱之间的角逐,所以虽然秃发树机能在西北的确很作妖,不过晋军主力大多压在了益州,以及和东吴对峙的中线和东线战区,在秦凉之变的9年间,西晋和东吴之间的军事战争要比西北热闹的多。

(泰始七年)二月,孙皓帅众趋寿阳,遣大司马望屯淮北以距之。

(泰始七年)吴将陶璜等围交趾,太守杨稷与郁林太守毛炅及日南等三郡降于吴。

(泰始八年)吴将陆抗攻阐,遣车骑将军羊祜帅众出江陵,荆州刺史杨肇迎阐于西陵,巴东监军徐胤击建平以救阐。冬十月辛未朔,日有蚀之。十二月,肇攻抗,不克而还。阐城陷,为抗所禽。

(泰始九年)吴将鲁淑围弋阳,征虏将军王浑击败之。

(泰始十年)吴将孙遵、李承帅众寇江夏,太守嵇喜击破之。

(咸宁元年)吴人寇江夏。

(咸宁三年)十二月,吴将孙慎入江夏、汝南,略千余家而去。

(咸宁四年)扬州刺史应绰伐吴皖城,斩首五千级,焚谷米百八十万斛。

而且西北的边患,朝中大臣的态度也是很谜的,比如当初司马炎想要让一位朝中重臣去稳定西北,所以贾充就首当其冲被推举出来,但是贾充是不想去的,毕竟自己平定了叛乱功劳不会太大,要是打败了,责罚肯定会很重,是一件费力不讨好的事情。

而这个时候荀勖给了贾充一个留下来的机会,《晋书.贾充列传》充既外出,自以为失职,深衔任恺,计无所从。将之镇,百僚饯于夕阳亭,荀勖私焉......俄而侍宴,论太子婚姻事,勖因言充女才质令淑,宜配储宫。而杨皇后及荀顗亦并称之。帝纳其言。会京师大雪,平地二尺,军不得发。既而皇储当婚,遂不西行。诏充居本职。

也就是说贾充采纳了荀勖的建议,通过撮合自己女儿和太子的婚事而让自己留在了京城,贾充这种为自己谋私利,不为国家考虑的想法,可能是当时西晋众多大臣的想法,所以这些朝臣必定会尽量的将西北之乱定位为远远不足以威胁西晋根基的叛乱,而为了讨伐秃发树机能之乱而集结大军前去征讨,反倒是会引起全局混乱,没准东吴还会捡便宜。

秃发树机能叛乱真正令司马炎忌惮的时候是在咸宁五年,秃发树机能所部攻占了凉州,致使河西断绝,这个时候司马炎才感觉到事态严重,而且在此前一年,平虏护军文鸯督凉、秦、雍州诸军讨树机能,破之,诸胡二十万口来降。 西北鲜卑已经比文鸯重创过一次,但是依然可以在一年之后,集结军力攻下凉州,司马炎受不了了,决定彻底解决秃发树机能这个问题。

司马炎在朝堂之上寻找可以为自己分忧之人,临朝而叹曰:「谁能为我讨此虏通凉州者乎?」朝臣莫对。还是那句话,朝中大臣是没人去干着费力不讨好的事情的,除非司马炎实现声明打败了没事,但是司马炎又不能这么说,毕竟给了这许诺,就算有人去,也不会真心办事的。

所以在这个前提下,马隆出现了,马隆当时是司马督,一个六品的军事低级军官,按理所朝堂之上是没有他说话的地的,可以推断,当时马隆这样的小官,只能是在朔、望朝参,平时是没有机会上朝的,朝中重臣没人愿意去,但是马隆愿意啊,灭秃发树机能,这功劳对他来说已经不小了,所以才会出现了西晋大国的朝堂之上,替司马炎分忧的竟然是一个六品小官。

马隆自己在朝堂上所言是有些令众人难以信服的,隆曰:「臣请募勇士三千人,无问所从来,率之鼓行而西,禀陛下威德,丑虏何足灭哉!」折腾了多年的秃发树机能,西晋前后搭上了三位凉州刺史都没搞定,一个六品小官说带3000人就能摆平,这在当时,马隆的言语几乎是在嘲讽朝中大臣啊,但是司马炎是很看好马隆的,有人就劝谏过,六军既众,州郡兵多,但当用之,不宜横设赏募以乱常典。隆小将妄说,不可从也。也就说西晋有正规军啊,有正规军不用,用一个妄人,不符大国国情啊,但是司马炎没有听从,毕竟让你们替我分忧,没人站出来,现在有人站出来,你们又说他不行,司马炎表示:我不听!我不听!

由此,马隆在募得3500余名将士后,率部西行,当时没人看好他,自隆之西,音问断绝,朝廷忧之,或谓已没。都认为他是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了,而马隆之所以有次自信,可以平定西北叛乱,因为他有一个特殊的身份,也就是兵器革新家。

他率领的部队是步兵,那么到秦凉而战和鲜卑人打野战,是处于劣势的,但是马隆制造的特殊战车发挥了极大的作用,《晋书.马隆列传》隆依八阵图作偏箱车,地广则鹿角车营,路狭则为木屋施于车上,且战且前,弓矢所及,应弦而倒。

可知这种偏箱车为步兵提供了防护,而马隆所募的士兵有一个共同特点,那就是射术厉害,隆募限腰引弩三十六钧、弓四钧,立标简试。腰引弩是当时单人使用的弹射力最大的弩,钧是古代重量单位,4钧是一石,而一石大约是现在的120斤,也就是说马隆所募之兵,能够拉开腰引弩的强度是1080斤,而普通的弓弩是120斤,这也就保证了马隆所部,在偏箱车的保护下,拥有了中远程的打击能力。

而秃发树机能所部之前被文鸯打击过,加上部众对其个人忠心度不高,都是为了利益而暂时听从秃发树机能号令的,当面的马隆的战阵,基本上在尚未可以和晋军近战的时候,冲击的队伍就损失惨重了,自然也就容易发生溃退,马隆所部在偏箱车形成的小型移动堡垒保护下,得以前行无阻。

马隆作为兵器革新家,自然不会只在战场上用一种器械,或夹道累磁石,贼负铁铠,行不得前,隆卒悉被犀甲,无所留碍,贼咸以为神。转战千里,杀伤以千数。马隆利用磁石造成了晋军有天人相助的感觉,令叛军惊恐,不过个人以为这段记载可能不太准确,虽然马隆所部皆身着皮甲,但是兵器不能是皮甲的啊,没道理只对叛军有影响,最有可能的是,在一个战场不宽阔之地,马隆得知前方有叛军来袭,所以提前让将士在自己阵前,留下了大量磁石,距离控制在对自己没影响,当叛军杀来之时,就感受到了奇异的想象,不排除有的磁石直接飞向叛军了。

马隆通过利用军械来达成了和叛军的非接触性作战,得以一路前行畅通无阻,隆到武威,虏大人猝跋韩、且万能等率万余落归降,前后诛杀及降附者以万计。又率善戎没骨能等与树机能大战,斩之,凉州遂平。

这就是我之前一直说的,西北叛军更本就没很好的凝聚力,打顺风仗的时候,大家还能在一起表面上同心齐力,但是一旦战局出现逆转,所有人考虑的不是忠心于秃发树机能,而是如何为自己谋利,也就容易发生投降事件,而且一个投降容易带起一波投降潮,就像你投降晚了,好处便没了,而秃发树机能也就只能在身边大多数人投晋之时,和马隆所部已经投降西晋的原叛军死磕,最终战败被杀。

马隆一支偏军就可以平定西北之祸,如果当时西晋咬咬牙,直接派大军推过去,在东吴没有制造大麻烦的前提下,战局基本和马隆之行差不多,必定是大军一道,叛军内部就会出现问题,之后土崩瓦解。

但不管怎么说,秃发树机能主导的叛乱的确影响了西晋统一东吴的步伐,但是绝对没有产生很大的影响,毕竟,在咸宁五年十一月,西晋就开始大举伐吴了,而同年十二月秃发树机能才兵败被杀,也就说西晋是在西北叛乱尚未完全平定之时就开始伐吴了。

参考资料《晋书.武帝纪》《晋书.马隆列传》《晋书.贾充列传》《资治通鉴.晋纪一》

关键词: 秃发树机能 但是司马炎 这个时候

凡本网注明“XXX(非中国微山网)提供”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其真实性负责。

特别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