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文化 > 正文

【报资讯】明朝“最邪门”的机构,锦衣卫、东西厂躲着走,官员见了就磕头!

时间:2022-07-14 17:36:25    来源:中华网热点新闻    

朱元璋性格非常剽悍,从来都没有惧怕过任何一个势力。明朝有四个绝不,绝不和亲,绝不赔款,绝不纳贡,绝不割地。也就是说,如果只要你敢来侵犯,就算是打到国家只剩下一个人,你都别想从明朝手中得到一丁点钱粮和土地。

草根出身的朱元璋,深知民间疾苦,坐定江山后,勤政爱民,严惩贪官。但封建王朝毕竟是"家天下",老朱家并没有一个与他休戚与共利益一致的统治集团。面对强大的文官集团时,常常势单力薄,朱元璋便制造出来了一个新的统治集团,"锦衣卫"。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锦衣卫,负责皇帝的仪仗、护卫,捎带抓几个盗贼。当然,它最主要的职责是完成朱元璋的指令:侦缉百官。官员有什么动向,甚至在家中说了什么、吃了什么,都属于锦衣卫报告的范围。由于锦衣卫凌驾于大明律之上,直接归属皇帝管辖,又能独立审讯关押,设立之初就成了大明官员头上一把恐怖的利剑。

不过,锦衣卫在辉煌了5年之后就被朱元璋废除了,至于理由,史书并没有留下来。后来,朱棣通过靖难之役上位后,为了稳固自己的权利,又再度启用锦衣卫,并给予其极大的权利。朱棣起兵期间,一些宦官们出过力,朱棣因此更加信任宦官。后来为了不让锦衣卫一家独大,又设立了东厂,由宦官担任首领。

相比于锦衣卫,东厂职能为"访谋逆妖言大奸恶等",名义上虽然"与锦衣卫均权势",但东厂除了兼有锦衣卫的职能,其侦缉范围更广,可无需奏章直接向皇帝汇报。皇帝一旦听到风吹草动,百官的问题可由锦衣卫负责查办,皇亲宗室的问题则让东厂查办。除了查办大案要案,东厂还有一个职责,即监视锦衣卫,凌驾于锦衣卫之上。

从朱棣时代一直到明朝中后期,东厂一直很牛,直到西厂出现。不过,西厂的设置完全是个偶然。明宪宗时,京城频频出现神秘案件,明宪宗命宦官汪直派人出宫伺察,于是汪直利用机会,捕风捉影,危言耸听,让宪宗深信不疑。为了加强特务统治,明宪宗于1477年增设"西缉事厂",简称西厂,首领由大太监汪直担任。

自此,锦衣卫、东厂、西厂这三驾马车组建完成,合称厂卫,成为拥有缉捕、审判、执行的绝对权力机构。尤其是西厂,权力超过东厂,人数比东厂要多一倍,侦缉范围自京师遍及全国。首领汪直为了一已私利,制造大量冤假错案,令朝野上下人心惶惶。成立了5个月,就遭众人反对而被迫撤销,后来虽然复开,也只存在了5年,随着汪直的失势而遭解散。

明武宗朱厚照继位后,西厂复开。朱厚照只顾玩乐,不理朝政,大太监刘瑾专权,被称作"立皇帝"。当时,东厂由马永成掌管,西厂由谷大用掌管,深得朱厚照宠信。为了巩固自己的老大地位,正德三年(1508年)八月,刘瑾矫诏"立内(行)厂,刘瑾领之","时东厂、西厂缉事人四出,道路惶惧。瑾复立内行厂。"

内行厂侦查范围比锦衣卫、东西厂更广,权势更大。关键是除了监察臣民外,内行厂还可以缉捕审讯厂卫。锦衣卫和东西厂的人都不敢得罪他们,落在他们手上,有理都说不清。更别说一些没什么地位的官员们,见了内行厂的人都害怕得浑身发抖甚至下跪。

内行厂首领刘瑾仗着朱厚照撑腰,对反对他的人极其严酷,"罪无轻重皆决杖,永远戍边,或枷项发遣。枷重至百五十斤,不数日辄死。"数年之中,"官吏军民非法死者数千",人人谈内行厂而色变。刘瑾权势滔天,甚至官员上任都要先拜见这位"立皇帝",京官出使要送钱孝敬,外官入朝也要送刘瑾万金才行。

短短两年,刘瑾疯狂敛财达6000万两白银(约为360亿人民币),平均年收入一百多亿,简直是一年修一条省内高铁的节奏,也难怪华尔街日报亚洲版把刘瑾评选为当时的世界首富。不过多行不义必自毙,正德五年(1510年)八月,刘瑾因"谋反"被处死,"瑾诛,西厂、内行厂俱革,独东厂如故"。

明朝走向衰落和灭亡,原因是多方面的,明朝特色的"厂卫"组织,也是其中之一。这些机构,为了满足他们的利益,对百姓和官员栽赃陷害无恶不作,导致明朝统治越来越混乱,百姓怨声载道,也加快了明朝走向灭亡。

码字不易,喜欢的朋友请随手点个赞!图片来自网络,如有错误,还请指正!欢迎大家留言互动!

关键词: 统治集团 危言耸听

凡本网注明“XXX(非中国微山网)提供”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其真实性负责。

特别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