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文化 > 正文

每日播报!万里长城为什么不能阻止满清入关

时间:2022-07-14 15:34:48    来源:中华网热点新闻    

国外的友人去北京旅游,则一定会把八达岭长城列入他们的清单。就连美国前总统贝拉克.奥巴马游览过长城以后,也不禁啧啧称奇。长城不仅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它自周朝开始到明代结束修筑了两千多年。


【资料图】

在历史上,它曾经作为天然屏障使汉族人民有效地抵御了游牧民族的入侵,直到清军入关,长城就再也没能发挥它的作用了。

有人说,长城没用,在它需要发挥作用的时候却阻挡不了满清的入关,满清入关以后让人留辫子以及很多陋习,近代又签订了很多不平等条约,使中国整体落后于世界,被西方列强一次次地深入。那么,把长城归咎于后来中国没落的说法真的对吗?长城在我国历史上到底产生了多少作用呢?烽火戏诸侯

长城的修筑由来已久。西周时期,周朝为了防御北方游牧民族的入侵,修筑一列一列地小城堡,上面有烽火台。如果战事开始,便有卫兵点燃烽火,各地受封的诸侯就会带着自己的军队来勤王。在当时来看,这个效果立竿见影。直到"周幽王烽火戏诸侯",幽王已经失信于诸侯,长城的防御作用大为削弱,就把西周玩没了。少数民族犬戎攻破西周首都镐京,烧杀抢掠,镐京城成了人间地狱。

东周建立后,一般也就进入了历史的春秋时期。春秋时期,诸侯的权力都很大,几乎已经不把周天子放眼里了。诸侯之间彼此攻伐也彼此设防,就出现了"诸侯互防长城"。此时的长城修筑规模小耗费人力少,也易摧毁,需要重复整修。

因为秦赵燕三国都和北方的游牧民族接壤,修筑了更有防守意义的"拒胡长城",历代的新君都会对其进行加固整修。先秦时期的长城都普遍较短,不相联系。直到秦始皇开始兼并六国,完成统一。亡秦者胡也

秦王嬴政在公元前221年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多民族的大一统的中央集权国家,称始皇帝。不仅在政治上颁布了很多制度(比如设立郡县制,比如设立三公六卿制度),在军事上为了维护秦帝国的统治,也颁布了很多政策,其中之一就是修长城。

秦始皇二十二年,有一位叫卢生的方士上了一封奏书,说"亡秦者胡也"。秦始皇认为这里的胡指的是北方的匈奴,就派大将军蒙恬率领三十万军队向北攻击匈奴,并夺取了河南(不是今天的河南)地。并在此修筑"西起临洮,东到辽东,蜿蜒万里"的长城,以防守匈奴的南下。

可惜的是,秦朝因为严刑峻法,滥用民力,守住了外部的因素,却没守住内部的民心,二世而亡。亡秦者,胡也中的胡不是胡虏,而是胡作非为。

楚汉战争的时候,匈奴乘中原战乱,越过蒙恬当年所修的长城,和西汉以战国秦、赵、燕长城为界对抗。由于长城年久失修,强大的匈奴不断进入长城以内抢掠(游牧民族生产力低下,不会耕种,不会纺织,只能来抢)。即使如此,长城也在一定程度上发挥了军事防御作用。后来很多将军北击匈奴,都是以秦、赵长城为进攻退守的主要据点。

汉武帝登基后,因其综合国力的强大(文景之治使得西汉国富兵强),开始主动发起对匈奴的战争。卫青、霍去病等名将连战连捷,封狼居胥。将匈奴驱逐回漠北,并修建了外长城,和旧长城一起合成了一条西起大宛贰师城、东至鸭绿江北岸、全长近一万千米的长城。这时战国时期的秦赵燕长城因为不能直接面对匈奴,逐步被废弃。其军事防御作用也随之终结。

这时的长城不仅可以起到保护西汉防御匈奴的作用,对丝绸之路不被干扰也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不可谓不伟大。后来的东汉,因为长城的防御作用,也使东汉的国祚不断得到延长。汉朝有四百二十年的国祚,长城是起到了一定作用的。防备突厥

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原时局混乱,各个小政权林立。北方游牧民族又开始南侵,历史上被称为"五胡十六国"。经济重心和政治重心也开始南移,长城已经失去应有的作用。直到隋文帝统一南北,建立隋帝国。

隋帝国建立伊始,漠北突厥不断南下袭扰和掠夺,边境地区痛苦不堪。有隋一代,不仅要防御北方突厥,还要着手应对西北吐谷浑的侵袭,先后多次修建长城,耗费了大量民力。

自开皇元年至大业四年的,两位君主曾先后7次调发近200万劳力,于北部和西北部边境修筑长城、使东起紫河,中经朔方、灵武,西至榆谷的长城基本连成一线。

与秦类似,隋朝也是二世而亡,不亡于悍夷,而亡于自身。大兴土木,百姓民不聊生,农民起义此起彼伏。再加上关陇集团内部的斗争,隋朝覆灭。天子守国门

唐宋元时期,对长城基本没有再多调整。明朝建立以后,元朝的余部瓦剌、鞑靼等部族仍不时侵扰北部边境地区;明中叶以后,女真族又兴起于东北地区,经常骚扰东北边境地区的百姓。为了加强北方边境的人民财产安全,在明朝的200多年统治中几乎没有停止过对长城的修筑工程。

明英宗时期,发生了"土木堡之变",明英宗被瓦剌掳去了北方。此后瓦剌、鞑靼三天两头犯边掳掠,迫使明王朝修筑北方长城成为了重中之重。

万历四十七年(1619年)熊廷弼再次主持了修缮建堡的工役,经过先后20次大规模的修建,筑成了一条西起甘肃嘉峪关,东至山海关长达两万余里的长城。这就是后来我们所知道的万里长城的完全体了。这样的长城已经很坚固了,但是公元1644年,还是发生了"甲申之变",叛将吴三桂带领女真军队入关,很快就打败李自成,建立了最后一个大一统的清帝国。

历代都有修过长城,也曾倚仗过长城。可是悲剧的结局都无一幸免,我们不禁要问为什么?是长城的问题吗?可是很明显在各个时代我国农耕民族在对抗游牧民族地侵扰的期间长城曾多次可以作为进可攻退可守的据点增加了很多的军事优势。那是为什么呢?

清代学者赵翼曾经总结过一个国家灭亡的六种要素:女宠、阉竖、外戚、朋党、悍夷、强藩。基本每个朝代在快接近尾声的时候,都会出现其中的一种或多种因素。其本质是综合国力的衰弱,导致政治腐败,经济紊乱,军事萎靡。

当另一势力或者民族兴起的时候,自然就会取代。汉代学者贾谊曾经在《过秦论》中提出"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如果不发展经济,一味地滥用民力,损害财政,朝廷上又各种党同伐异,地方分权大于中央集权,那国家就离灭亡不远了。

长城只不过是一个防御的军事工程,并不是一个国家安定的全部保障。如果不为人民着想,处处都往人民的对立面去做,那是一定会走向失败的。所以从本质上讲,长城挡不住满清入关其实是个伪命题。如果自身足够强大,没有长城满清也不敢跨过山海关。

关键词: 游牧民族 万里长城

凡本网注明“XXX(非中国微山网)提供”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其真实性负责。

特别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