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文化 > 正文

全球速递!安禄山待遇远胜太子,为何仍要造反?学者:换做是你也得反!

时间:2022-07-13 06:45:17    来源:中华网热点新闻    

纵观历史,皇帝的地位尊贵,很多人都对此十分觊觎。在古代只要有足够的能力去推翻当朝皇帝,那么就可以改朝换代。


(相关资料图)

在历史上有很多叛乱,有些人成功了,成为一代帝王。可是也有很多人失败了,但也轰轰烈烈让人印象深刻。

在中国古代,发生了一件著名的历史事件,那就是安史之乱。这是唐朝由盛转衰的转折点,这场内战使得唐朝人口大量丧失,国力锐减。

由于发起这场叛乱的指挥官以安禄山与史思明二人为主,因此事件被冠以安史之名。这场叛乱是同唐朝争夺统治权的内战,虽然唐朝最后获胜了,可是付出的后果却是惨痛的。

我们常常将唐朝称之为"大唐盛世",那个时代开放繁荣,且君主都较为明智。可是作为一国之君,身上的权力极大,所以责任也很大。

或许很多人都只看到了做皇帝好的那一面,所以常常对皇位觊觎不已,毕竟能够拥有荣华富贵,是很多人梦寐以求的事情。皇帝位高权重,自然做事也都十分谨慎小心,生怕自己的位置被夺走。

历史上以谨慎小心出名的帝王可不少,唐朝的唐玄宗也不例外。他虽然重用安禄山,但又对他不够信任。

大家不难发现,各朝各代造反的人,他们的兵力都十分强大,只有这样才有底气有实力,安禄山也不例外。

安禄山出生于西域康国,并非中原人,他的父亲早逝,母亲阿史德氏改嫁于右羽林大将军安波注之兄安延偃,从此改为安姓。安禄山长大后通晓六国语言,于是当了个为买卖人协议物价的牙郎。

在开元二十年(732年),张守珪任幽州节度,安禄山偷羊被抓,本来是要被乱棍打死的,可是安禄山却说道"大夫难道不想消灭两个蕃族吗?为什么要打死我!"

张守珪见他白白胖胖又很有雄心壮志,于是叫他跟同乡史思明一起抓活俘虏,他们只要出去就一定能够按时抓到,于是就把安禄山提拔为偏将。

后来的他投身军旅后便平步青云,一路被提拔为御史大夫。安禄山机灵聪慧,被授予他营州都督、平卢军使的官衔时,他用厚礼贿赂了往来的官员,并要求在朝廷为他多说好话,这使得唐玄宗十分信任喜爱他。

几年之后采访使张利贞经常接受他的贿赂,黜陟使席建侯又说他公正无私,他们都是唐玄宗非常信赖的朝臣,于是唐玄宗对安禄山的印象更好了。

李林甫对安禄山其实并没有什么善意,只是他一味地迎合唐玄宗所以也一直在说安禄山的好话。

后来安禄山颇受唐玄宗的重用,他的手中有大量精兵,综合实力极强。

他作为一名镇守边疆的武将,其实很少需要参加朝中之事,大多时间都需要待在边疆,如果皇帝频繁的召武将进宫,就很容易透露出一个信息,那就是武将或许要叛变了,怀疑此将有谋反之心。

所以安禄山每次被召进宫中都十分忐忑,后来他开始怀疑有人在背后说他的坏话。他的想法果然不多余,事实确实如此。

右相杨国忠多次对唐玄宗说安禄山一定会叛乱,于是唐玄宗心里也没了底气,他派中官辅趚琳去侦察,没想到这个人却接受了安禄山的贿赂,在回宫之后他大讲安禄山忠心耿耿。

可是杨国忠依然不死心,于是又对唐玄宗说:"召他进京,他一定不会来"。可事实证明安禄山来了,后来还借机在唐玄宗那里刷了一波好感,他说"我是外族人,不识汉字,皇上越级提拔我,以致杨国忠想要杀我"。

从这之后唐玄宗便对安禄山十分放心,但是曾经的"一日杀三王事件"不难令人看出唐玄宗是一个残忍的人。

没想到之后他还总是召安禄山入宫,于是安禄山进宫几次后索性就不去了,直接起兵造反。

可以说,安禄山造反也算是唐玄宗自己一手造成的。唐玄宗将他当作棋子,用的时候就指派他,不用的时候就丢在一边。如果安禄山不造反,他手握河北三镇的兵力也会是唐玄宗的心腹大患,难以善终。

正因如此,后世之中的很多学者表示"换做是你也得造反",毕竟每个人都想活着,与其每天提心吊胆,不如放手一搏。 (声明:内容文字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告知删除,谢谢!)

关键词: 谨慎小心 不难发现

凡本网注明“XXX(非中国微山网)提供”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其真实性负责。

特别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