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文化 > 正文

远瀛观大水法开启数字化存档 数字化的N种可能

时间:2020-07-24 11:34:38    来源:中国新闻网    

近日,圆明园管理处首次联合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开启石刻文物数字化存档工作。以三维扫描、摄影测量和全景摄影等手段,对远瀛观和大水法遗址开展全面记录。

如今,网络和科技给了博物馆更多“出圈”的可能,在线看展览、在线欣赏文物已是常事。借助数字技术,文物如何拉近与观众的距离?

“活起来”的远瀛观和大水法

对圆明园感兴趣的人,大概都会对“远瀛观”和“大水法”有印象。

圆明园西洋楼内的远瀛观是乾隆时期一组颇具欧式风格的宫殿,全部用汉白玉建造,石质和雕花也非常精细。

大水法紧靠远瀛观高台之南,是以石龛式建筑为背景的一组喷泉,其前下方的椭圆形菊花式喷水池内也有精美的喷泉,左右前方各有一座十三级喷水塔,一齐开放时,场景相当壮观。

可惜的是,它们在1860年被英法联军焚毁。目前仅存残垣断壁。据报道,2018年,圆明园管理处曾对远瀛观和大水法进行过加固保护工程。

为了给这两处遗址留下历史影像,记录历史痕迹,日前,圆明园管理处首次委托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开展数字化存档工作。

据悉,数字化存档工作将用上全球导航卫星系统、三维激光扫描、全景拍摄、摄影测量等先进的技术手段,最终生成遗址图样数据,支持桌面端和移动端的访问,并提供系统维护服务。

云展览之外,“数字化”还有哪些?

不只是远瀛观和大水法,许多其他文物也都可以通过数字技术“活起来”。网络时代,这也为博物馆的发展提供了许多可能。

比如,通过对圆明园远瀛观、大水法的全景拍摄和三维数据重建,拉近文物与观众的距离。举办文物“云展览”的话,游客通过手机就能实现“掌上观展”。

从故宫数字化工作到“数字故宫”,故宫在数字资源采集、管理等方面的经验积累已有二十余年。今年7月16日,又在线发布一款“数字故宫”小程序,进一步全面整合了故宫在线数字服务。

记者查询发现,该小程序可以在线逛展。另外,还有“故宫名画记”、“数字文物库”等分类。

敦煌研究院很早就开始了“数字化”方面的探索。如“数字敦煌”工程包括虚拟现实、增强现实和交互现实3个部分,使敦煌瑰宝数字化,打破时间、空间限制,满足人们游览的需求。

数字化的“云展览”也满足了观众的欣赏愿望。此前,国内多家博物馆曾因疫情防控需要闭馆,闭馆期间推出多个线上展览,为观众提供更加多元化的博物馆“云体验”。

博物馆:数字化的N种可能

在文物保护、文化研究等方面,“数字化”也可以发挥作用。这对博物馆来说是个利好消息。

“建立文物的数字档案外,扫描后采集的大量数字化文物信息,可以在博物馆数字化展陈、文物虚拟修复等方面发挥作用。”北京市古代建筑研究所研究员李卫伟表示。

另外,这些数据不仅仅可以被用作制作线上展览。他认为,采集的文物数据还可以用作研究之用。如果文物因不可抗力被损毁,那时就可以利用之前保留的数据将其比较精准的复原。

换句话说,数字技术能让博物馆的文物在虚拟世界中得到另一种形式的“永生”。

“对文物保护而言,数字手段不是解决一切的万能钥匙。但随着科技不断翻新,文物藏品表现方式可以随之带给观众更有趣的体验。”李卫伟表示。(记者 上官云)

关键词: 远瀛观 大水法

凡本网注明“XXX(非中国微山网)提供”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其真实性负责。

特别关注